【審計報告】勞工處多個就業計劃參與率低留任期短 審計署:應全面檢討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4/17 13:40

最後更新: 2019/04/17 13:40

分享:

分享: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審計署報告提及,勞工處提供的就業服務需要檢討,指08年至17年間本港失業人數少3.6%,惟同期勞工處登記求職人數卻大減逾7成,工作轉介次數、直接轉介就業個案數目,及就業中心、招聘中心訪客數目均見減少,認為求職人士需要已經改變,建議處方應檢討及理順服務。

報告又稱,15歲至24歲青年失業人數雖稍減,惟參加展翅青見計劃人數大跌42%。半數所提供的培訓課程更因報讀人數過少而取消,當中4成屬核心課程,或影響部分學員培訓進度;同時參與6個月至12個月在職培訓的學員亦少於一半。另外,年就業起點中心使用人數僅達處方目標人次一半,所辦的培訓活動出席率都不達標。

就中高齡人士就業方面,報告點出勞工處中高齡就業計劃的僱主數目,亦遠低於合資格參與個案的數目;而僅得3/4人可完成整個在職培訓期數,完成受訓後,6個月或以上留任比率亦低,由15年77.7%降至17年的61.8%。

另外為少數族裔求職人士提供的就業服務方面,出席就業講座的求職者不多,認為處方需要更鼓勵僱主註明歡迎少數族裔人士應徵;殘疾人士就業個案留任期亦偏短,留任3個月或以上的人士不足一半。

勞工處回應稱,展翅青見計劃學員人數以需求作主導,並同經濟及勞工市場情況等多個因素影響,近年整體失業率維持低水平,且勞工市場暢旺等,而中學畢業生進修培訓途徑多等,均令年輕人對計劃需求下降。

處方又解釋,僱主未有申請中高齡就業津貼計劃基於多個原因,包括以本身資源支付培訓費用等,同時計畫旨在鼓勵聘用中高齡人士,認為對於是否申請津貼只屬次要。

審計署認為求職人士可無須登記直接前往應徵,使用流動裝置求職者趨增,建議勞工處全面檢討服務成效,改善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,以切合求職人士需要。